我院心理健康教育湖南省科普基地专家团赴祁东县楚源小学开展心理科普活动

编辑:教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24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化家校共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111我院心理健康教育湖南省科普基地负责人蒋湘祁率领科普专家张云峰、刘罗开展心理科普进校园活动。

(图1 心理科普专家进校园

(图2 心理科普专家与童白玲校长合影

上午8:45活动启幕,祁东县楚源小学童白玲校长举行开班仪式讲话。她强调,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与学校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家校共育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契合,更是行动上的紧密配合。大家应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并充分认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最终形成一支思想好、学识广、能力强、善管理的新时代家校共育队伍。

(图3 童白玲校长举行开班仪式讲话)

科普专家张云峰老师开场主讲《积极的力量: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与拓展》,他以风趣幽默的风格调动现场气氛后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人。家校共育的目标是把孩子塑造成身体好、品质好的“人”。同时,他随机邀请现场家长分享自身感受,赠送了他题写的书法作品。张老师特别强调了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在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孩子幸福的品质——拥有积极心理品质,并鼓励大家塑造与拓展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

(图4 张云峰老师主讲

第二场主题为《心理教练:在家庭教育中应用与技巧训练》,由蒋湘祁老师主讲,她从和谐家庭心法解读、心理教练技术应用、心理教练技巧训练三个方面进行授课。她从案例出发,引出“家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家?”,向家长科普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孩子们不仅有生理、安全等基础需求,更有归属与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关注孩子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层次变化。随后,蒋老师提出了“真诚”、“尊重”、“共情”、“亲和”四种心理教练技术应用。最后她结合大量案例,针对 “倾听”“提问”“自我暴露” 这三种关键的心理教练技巧展开了专项训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并掌握这些技巧的精髓,确保他们在今后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如。

(图5 蒋湘祁老师主讲

中午13:30,刘罗博士主讲第三场《成长的同行者:和孩子一起直面青春期成长的困扰》,他认为孩子的青春期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阶段,不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种种困惑,家长也需要与他们携手同行。他重点围绕青春期中孩子和家长经常遇到的十个核心问题展开探讨这十个核心问题涵盖了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孩子情绪的剧烈波动、早恋倾向、社交困扰、沉迷手机等诸多方面刘老师针对每一个问题,依据理论知识与大量实践案例,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心理成因,为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图6 刘罗老师主讲)

在互动环节,心理科普专家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他们耐心解答了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的诸多困惑。许多家长认真聆听、频频点头,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要点,现场互动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家长们纷纷就自家孩子的问题向专家取经。

(图7、8 家长们认真听讲

(图9、10、11、12、13、14 家长们积极提问

(图15、16、17、科普专家与家长合影


此次心理科普进校园活动家长与老师们纷纷表示,三位专家的培训干货满满,经过理论与实战的双重学习,家长们明白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层次,掌握了实用的沟通技巧。老师们也反馈,这次培训让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有了新的思路,不仅能更好地识别学生的心理困境,还学会了运用心理教练技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例如在课堂上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集体。

我院心理健康教育湖南省科普基地与祁东楚源小学联手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其宗旨是让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助力学生成长。我们深信,此次活动不仅为家校沟通架起桥梁,更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种子深植于家长、教师心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8、19、20 专家团队与参会家长和老师合照)


文字:王星、蒋湘祁、刘罗  图片:王星  审核:梁文明

关闭 打印 责任编辑:教科学院